不见纸钱、没有祭品,取而代之的是手中一捧素雅的菊花。
3月28日,利通区胜利镇永昌社区党员王维忠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寄托哀思。
“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,焚烧纸钱等传统方式会造成空气污染,甚至有可能引发火灾。没有了以往的烟熏火燎,以鲜花代替更显清新典雅。”王维忠说,祭祖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辈、寄托哀思,更重要的是教育下一代对老人多尽孝道,把尊老、敬老、养老、孝老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错峰祭扫、安全祭扫、文明祭扫、节俭祭祀。为了让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深入人心,清明节前,利通区通过发放《致居民的一封信》、文明清明倡议书、在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等多种渠道,带动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,推动清明节更“清明”。
杨峰是利通区东塔寺乡干饭渠村村委会主任,自母亲生病后,他每天晚上在医院陪护,白天奋战在防疫一线。
日前,杨峰母亲去世。“我是一名党员,肯定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”他说。
杨峰劝导家人响应移风易俗、丧事简办的号召,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。从老人去世到安葬,不到24小时。“不聚集、防疫情,大家打心底支持。”干饭渠村党支部书记吴少军说。
疫情防控期间,利通区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、“二十四孝贤”“最美利通人”示范带动作用、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的引领作用,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,好人好事层出不穷,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群防群控的自治能力。
热心夫妻档、上阵父子兵、“最美夕阳红”……这样的感人画面在利通区一幕幕上演。各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宣传、微信朋友圈转发、张贴海报倡议书等多维度、全方位宣传移风易俗、家风家训、文明实践等形式,形成浓厚的移风易俗舆论氛围。(记者 苏峰)